目前,保健品骗局很多,常见的保健品骗局有:采取免费赠送生活物品,向老年人宣传保健品业务,以销售保健品骗取押金的手段实施诈骗;组织所谓“专家”进行免费“健康讲座”,现场对老年人免费体检,然后说其患有各种疾病,夸大产品疗效,高价推销保健品进行诈骗;组织免费旅游,以高价购买保健品可以投资入股为由诈骗老年人钱财。
江苏通雅律师事务所归纳办理的保健品犯罪,并分析是否构成犯罪,与各位商榷。
一、旅游体检推销模式
1、模式介绍
这种模式通过业务人员发放宣传单页、电话联系陌生老人,邀请他们到公司,提供免费咨询,常规检查,免费赠送大米、色拉油;或者只需缴纳20元不等的会员费。然后邀请免费旅游,旅游期间安排相对体检,并推荐客户购买可以治疗多种老年疾病的保健品。
2、犯罪分析
这种模式涉及到业务员(分为大队长、中队长等)、会务员、会场监督人员、主持人、医疗专家、老板等。
从目前办理的该类型保健品诈骗犯罪情况来看,涉案人员是否明知公司夸大保健品的功效,是否明知虚假体检、是否明知医疗专家为冒牌人员是入罪的关键;如果明知,且销售金额达到一定数额,就构成犯罪。
经过我们的努力,大多数业务人员是可以取保免予刑事处罚的。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基本为大队长、主持人、医疗专家和老板。
二、消费增值模式
1、模式介绍
这种模式通过业务人员冒充美女客户聊天,建立信任后,向客户推销保健品、茶叶等。上述模式还有一种升级版:业务人员诱导客户以会员价购买后,再让其他人高于购买价回购;然后再诱导客户升级为更高级别的会员(必须购买更高价格的保健品、茶叶等),然后再以更高的价格回购,再诱导客户升级,客户升级后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回购;套取大量资金。
2、犯罪分析
这种模式涉及到业务员、投资分析师、经理、老板等。在这种模式中,所有知晓公司运作模式的人员,只要骗取的金额达到犯罪起点,均构成犯罪。对于一些刚刚加入公司没有多久的人员,如果没有主观犯罪意愿,不构成犯罪,可以取保候审。
三、投资增值模式
1、模式介绍
这种模式通过业务人员带领老年人听讲座、免费咨询、诊疗,参观保健品生产基地,诱导客户投资购买,或者投资养老项目。
2、犯罪分析
这种模式有可能涉嫌诈骗、集资诈骗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不同犯罪,相对比较复杂,需要结合具体案情分析。
四、律师建议
无论哪一种模式,嫌疑人是否具有主观犯罪意愿,是否知晓公司的运营模式是确定案涉人员是否构成犯罪的主要因素。因此,委托专业的刑事辩护律师,第一时间为被羁押的亲友提供法律咨询帮助,避免他们错误理解侦查人员的讯问而使自己陷入被动局面。
联系江苏通雅律师事务所,可以致电:180-617-96816;189-138-27268。
此文章“
保健品诈骗犯罪浅析”浏览地址:http://www.jstylaw.com/xsfz/bhzn/2507.html,更多关于
南京离婚律师案例、
南京刑事律师案例文章请到http://www.jstylaw.com/xsfz/bhzn/阅读查看!